从300个瞬间看2020零售业成败交
编者按:30个垂直产业,各自用“10件大事”讲述自己的故事,凝练成个跌宕起伏的瞬间,记录新旧产业的变革与资本市场的选择,记录行业的悲喜交集、绝地逢生、柳暗花明。这是中国产业生命力的真实写照,见证了中国经济在大考之下,每一次细微的惊人一跃。1.降租免租购物中心与商户互相成就(关键词:减免租金)1月28日,万达商管集团宣布,将对全国各地所有万达广场的商户进行一个月租金及物业费全免政策。预计减免租金额度达到30亿-40亿元。自万达开启免租后,各大商企纷纷对旗下项目实施不同程度的免租政策,缓解商户的经营压力。这也为日后商户快速复苏,商场减少掉铺,提升消费氛围埋下了基础。2.导购变“网红”直播助商场打破时间限制(关键词:商场直播)商场在疫情的影响下客流骤降,为了在短时间内把消费者拉回商场,商场纷纷成立自己的直播间,将卖场搬到了线上。2月5日15日,龙湖10天开展近场直播,累计销售额近40万元。除了龙湖商业,大悦城、国贸商场、凯德商业等多家商场也建立直播平台。通过线上渠道把货品卖给消费者,商场不仅实现了销售额的提升,还打破了此前一天经营12小时的局限。3.商场陷撤铺潮空置率近年来最高(关键词:空置率高)即使疫情期间商场给予商户多种扶持,也难以阻挡撤铺现象攀高。截至年6月底,北京市区市场空置水平升至8.6%,郊区空置率增至9.3%。其中,餐饮业态首当其冲,关店面积占总量的36%。三里屯通盈中心近半门店关闭;摩方购物中心负一层基本空置,而这些空置位置多为餐饮门店。因此,当前购物中心的餐饮层和餐饮铺位空置压力相对最大。4.未来三年实现快递进村(关键词:疏通城乡供需循环)邮政快递业不仅拉动着农村生活消费,还是乡村脱贫致富的重要推手。据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年1-8月,农村地区收投快件达到亿件,超过年全年。然而,企业下沉速度慢、成本高、用户取件难等问题仍然突出。今年4月,国家邮政局印发《快递进村三年行动方案(-年)》,鼓励企业以邮快合作、快快合作、驻村设点等多种方式推进。5.多个地区大规模撤店全时难逃二次“死亡”(关键词:全时搁浅)年5月,继全时在天津大规模关店后,北京地区门店也被好邻居接管代运营。事实上,在去年11月,全时一度用三店同开宣告已经走出困境,准备再次出发。不过,全时所面临的难点并不是资本运作问题。便利店属于制造型零售业,对资金投入、人才体系、管理体系要求较高,没有专业的零售人才难以驾驭制造型零售业的管理要求。仅靠山海蓝图“输血”也难以存活。加之疫情影响,全时二次出发再度搁浅。6.红星、北冰洋、义利打包上市(关键词:老字号上市)年11月24日,一家名为大豪科技的公司购买一轻集团股份、京泰投资持有的红星股份,这场资产重组让义利、北冰洋、红星或将打包上市一事揭开面纱。老字号上市备受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tmingy.com/qlxyhl/1754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