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冲击下银行零售业务危与机并存年报观察
百姓放心的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疫情冲击之下,对于“得零售者得天下”这一近年被业内奉为圭臬的说法,部分银行展开了审视与反思。考虑到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不少银行一方面调低了今年零售业务增速的预期,另一方面也对零售板块资产质量的下行压力进行提示。“这几年大家普遍看好零售,都说零售占比高的银行抗风险能力强、波动小。这次疫情让我们重新思考零售战略定位以及战略规划的适当性。”招商银行行长田惠宇在该行年度业绩发布会上针对零售业务作出如上表述。以上种种都从侧面反映出——银行零售业务目前正面临实打实的考验。与此同时,机遇也相伴而生。疫情造成的线下业务受阻而线上业务大增,则为零售金融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绝佳条件,线上零售的转型效果或将很大程度上影响银行业抵御疫情“黑天鹅”的表现。上市银行零售贷款普遍实现两位数增速最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对零售业务的重视程度有目共睹,这与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有关,消费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第一驱动力,银行的零售金融得以加速发展。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分析指出,金融严监管持续推进,对银行公司业务和同业业务的监管要求不断提升,部分业务出现萎缩,零售业务由此成为新的增长点;利差收窄、金融脱媒、不良压力加大,也使得零售银行发展成为必然趋势。纵观已公布年度业绩的21家A股上市银行,其零售业务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就个人贷款规模而言,绝大多数银行都取得了两位数的增速。国有大行中,截至去年末,农业银行个人贷款同比增长15.57%,在六大行中增速居首。将“第一个人金融银行”作为全行优先发展战略的工商银行也实现了13.25%的个人贷款增幅。股份行方面,招商银行个人贷款总额仍具备绝对优势,年末为.16亿元,同比增长17.58%;浙商银行个人贷款规模增长明显,增幅达到36.88%。不过,在疫情冲击下,零售业务这种稳中有进的态势或将被中断。建设银行副行长纪志宏在日前召开的业绩发布会上就直言,年疫情突然暴发,居民消费受到一定影响,银行零售业务获客、业务规模明显承压。疫情促使银行重新审视业务结构被称为“零售之王”的招商银行也很难独善其身。受疫情影响,今年一季度特别是2月份,该行零售的借记卡和信用卡获客数量、新注册企业、小企业客户增长均大幅度减少。这也令行长田惠宇开始重新思考零售战略定位及战略规划的适当性:“都说零售占比高的银行抗风险的能力强、波动小,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零售的占比越高越好。”由于更重视零售战略的执行,股份行的个人贷款占比普遍较高。初步统计发现,平安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的个人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重均超过40%,其中,“零售黑马”平安银行与“零售之王”招商银行更超过5成。此外,四家股份行的个人贷款占比较年末都有所上升。依托网点数量优势,国有六大行中的邮储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个人贷款所占比重也都高于40%。实际上,关于零售业务与对公业务分别占比多少才比较良性,业内目前并无确切答案。在经济学家宋清辉看来,各占一半属于比较合适的状态,抗经济周期能力相对更强,但也应依照每家银行的情况作具体分析。需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tmingy.com/qlxyhl/1714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