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价和官方价买车就不能统一售价吗玩车
商品,是一种利用自身属性来满足人类需求的物品,它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其本质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老司机们购车时似乎与生俱来就掌握了压价的技巧,作为大宗商品的汽车,“全国统一售价”、“建议零售价”在市场中交易中明码标价的情况却寥若晨星。那么汽车这种成交价受消费者主观因素影响的商品,最终有机会实现“统一售价”吗?其实,作为大宗商品的汽车,厂商也给出了类似“全国统一售价”的官方车价。而官方指导价与实际成交价的差异,是由汽车市场定位的需要、预留汽车更新换代的价格空间和地区差的必然结果。毕竟经销商对于赚多赚少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统一,这点对于二次购车的司机来说,它们在选购过程中体验尤其明显。在车市行情火爆的时候,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销售基本不会出现非面谈报底价的情况,虽然当市场下滑之后,会出现不少狠人直接报底价实现快速卖车的促销目的,但是这种情况还是出现在车型换代时较多。销售人员一般让车主到店才获知成交价,主要是方便消费者进行多店比价。其次,不少“套路”只有在面谈时才能慢慢施展。所以,对于消费者来说非见面报价比较有利,这种情况可以让自己在独立思考的情况下,仔细衡量每个费用细项的性价比,同时还能够回避到店谈价时由于销售的“咄咄逼人”使自身处于议价的劣势地位。回到新车售价这个问题上,可见仅受到市场供需这个因素的影响,一款新车就不可能以发布时的官方售价作为最终成交价,况且影响价格的因素还不只有单一的供需关系这么简单。与厂商分销给渠道4S店不同的是,特斯拉采用完全直销的卖车模式。公司完全掌握销售渠道。与苹果手机自己开applestore卖产品一样,特斯拉在全美自己运营销售店,而不是像其他车厂那样由dealer(4s店)代售。由于美国dealer的组织势力非常强大,推动了当地的立法规定:汽车厂商不能自己设立4s店销售汽车。所以特斯拉这种自己卖车的做法,在美国遭到了dealer组织的诉讼。不过最后特斯拉赢了官司,理由是:它们的店只作展示却从来没有卖过车,交车过程发生在厂商与消费者之间,并不在店内。在国际市场如特斯拉中国,这个品牌旗下的车型也是自己直接销售。如此一来,特斯拉车型就实现了全国统一定价。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很微妙。一方面,它创新和颠覆者形象深入人心,旗下热销车型Model3供不应求,今年3月份销量破万成为新能源市场第一,风头正劲。另一方面,则是树大招风,这家外资车企的一举一动都被无限放大,如今年多次调价都会伴随着巨大的风波。最有意思的是,国内车主一般会定义一款车价格不断高涨的趋势为“割韭菜”,而当说到特斯拉的时候,却是因为它价格一路走低。特斯拉每一次调整价格,都摆在明面上。也正意味这种全国统一售价的直营模式,消除了价格不透明的同时,也造成了国内消费者对特斯拉频繁调价的反感。与特斯拉的运营模式相仿的是,极星汽车Polestar采取的是“直销不直营”模式。在今年6月,上海首家极星空间正式开业。极星中国区总裁首度详细介绍了Polestar的商业模式和未来规划。Polestar与特斯拉一样,采取了线上直销方式,用户通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tmingy.com/qlxyyf/1735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