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新冠疫情的零售业正在酝酿下一次腾飞

  来源:36氪当下新冠肺炎疫情或许也在给未来零售行业的飞速发展提供新的启示和契机,为中国零售业新事物的诞生创造可能性。年伊始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严控至今初见成效,这场防疫攻坚战在改变人们生活轨迹的同时,也无意中推动了零售新业态的萌芽和发展。早在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提出要“将线下物流、服务、体验等优势与线上商流、资金流、信息流融合,拓展智能化、网络化的全渠道布局。”新零售的概念自此落到实处,飞速发展。年的新冠疫情于无意间助力了这一趋势:餐饮企业暂停堂食业务,与外卖平台紧密合作,更有企业与物流公司开展合作,扩大送餐范围至全市,例如乐凯撒披萨牵手顺丰;超市卖场与物流公司合作,帮助居民足不出户便可买到柴米油盐等日常消耗品,例如永辉超市与京东到家、物美与多点等;与此同时,“共享员工”模式也创新出现,不同企业之间可临时建立员工合作机制,将一方企业的闲置劳动力用于填补另一方企业劳动力缺口,例如盒马与云海肴等。这一幕似曾相识,17年前的非典疫情也为当时还停留在以线下渠道为主流的中国零售行业带去了意想不到的创新。据凯度消费者指数数据显示,在截止年5月过去的12周,超市和便利店的销售金额明显上升,而杂货店和夫妻店则表现低迷。而这一疫情也意外地催生了电商的崛起。年5月10日,淘宝上线,当时页面上醒目地写着:“纪念在‘非典’时期辛勤工作的人们。”另一边是被围困在萧条的中关村的刘强东,当时还在做门店生意的他在BBS上卖出了第一件商品,他敏锐地意识到,电子商务拥有着比传统线下零售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于是这场非典疫情无意间奠定了随后17年中国电商事业的广阔格局,也见证了其爆发性的增长。以非典时期的零售变化为参考,再将视野拉回到眼前,当下新冠肺炎疫情或许也在给未来零售行业的飞速发展提供新的启示和契机,为中国零售业新事物的诞生创造可能性。可能性一:品牌门店的销售职能弱化,“体验式”运营可能是趋势自疫情发生以来,多数门店纷纷将产品和服务转至线上,尝试线上交易和推广,在此之前,线下交易还是主要销量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截至年四季度的数据,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占比只有20.7%。而逆向思考这一变化,如果基于现状,未来将门店的销售人员减少,在门店主要提供沉浸式体验,为顾客打造集乐趣和参考性于一身的产品应用环境,那么门店的主要作用将从直接吸引购物消费转为提升品牌曝光度、产品热度、社交媒体影响力,同时产生更多购买和潜在消费群。这一可能性已经通过快闪活动的形式得到了强有力的实践效果,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品牌快闪活动正在霸占年轻消费者的视野和社交平台,借助快闪活动推出的产品也收获了高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tmingy.com/qlxycs/170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