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世界,能不能靠核能巨兽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4949444251024599&wfr=spider&for=pc

(轻度剧透预警)

今天继续开神奇生物课,我们聊聊新上映的《哥斯拉2:怪兽之王》。

首先得给个简短的影评吧:情节老套,物理学体教,人物情感尚可,动作和特效很棒。但我觉得最精辟的影评是陪我看片的哥们儿走出放映厅时那句——“给我们发3D眼镜干啥?这电影应该发电焊眼镜啊……”

为什么喷蓝火的哥斯拉比喷黄火的三头龙厉害?因为辐射出短波长蓝光的火焰温度已经高达摄氏度,黄色火焰只有不到摄氏度(错)

至于剧情,大致是这样的:泰温兰尼斯特公爵利用梅丽珊卓女士念着咒语收服了坦格利安家族的三头巨龙,用异鬼的气象武器呼风唤雨,然后带着墨西哥裔小火龙、北境巨人的长毛象和中土森林的大蜘蛛打进了波士顿,结果在电焊竞赛中被来自核能帝国亚特兰提斯的人形巨齿鲨和云南花果山水帘洞拟态绿尾大蚕蛾的黄蜂合体产生高温(咦)打败了(剧终)。

……好了不闹了,咱们正经上课。说实话,我其实对这种怪兽打斗的影片不是很感兴趣——剧情基本都在为解释怪兽打架服务,而“一只巨兽包打天下”的设定,在科学上也没有太多值得推敲的方面。说到底,哥斯拉这只设定上以核能为食的生物,大概还是人类对核力量和核灾难的具象化,要表现这其中的精神,恐怕也用不着死抠生物学原理。

核威慑下的末世感,上一部电影比这一部做得恐怕要好不少

但是呢,影片偏偏十分用力地在故事中充斥了大量生物学和生态学“知识点”。比如说怪兽们相互之间交流:上一部电影中,怪兽穆托用声波唤醒异性;这部电影里,王者基多拉靠着叫声唤醒并控制了全球的其他怪兽。作为机械波,声音在水和岩石等介质中传播速度快、衰减少,确实是不错的交流方式。

而且,不同的声音代表不同的信息。于是人类开发出了一套系统,可以通过DJ打碟调整声波波形来向怪兽传达不同的意思。这套设备发出的声音很像鲸歌,而设备的名字也就叫做“Orca”(虎鲸)。现实里,鲸豚类确实是用声音交流的大师,虎鲸的歌声在海里能传播十几千米,座头鲸等其它物种的歌声则具有着复杂而可重复的模式,像人类语言一样传递信息是没问题的。在陆地上,细尾獴(也就是狐獴/“丁满”)群体的哨兵也会用不同的叫声来向自己的群体通报敌情——来犯的天敌是“空军”(猛禽)还是“陆军”(胡狼)、情况有多紧急等等。

现实中的虎鲸歌声

有一个电影情节是“Orca”接到了波士顿芬威球场的大喇叭上广播“Alphacall”,模仿群体头领的叫声震慑住了全球各地肆虐的怪兽们。这里和影片其它地方提到的alpha(阿尔法)也是个动物行为学里的名词,用希腊字母表的第一个字母阿尔法来指代群体中等级地位最高的个体。但其实并不是任何动物群体当中都有严格的等级次序,比如鲸豚类的家庭群和象群就很少有alpha个体这个说法。典型的等级社会比如狼群,地位最高的是一对alpha夫妇;又比如一些灵长类物种,包括alpha个体是雄性的黑猩猩、大猩猩,以及alpha个体是雌性的倭黑猩猩等。

狼群中的alpha个体,翘起尾巴在前面领路。图片来源:NeilMcIntosh/Flickr

有alpha就有想着“彼可取而代之”的后来人。除了叫声,影片里的哥斯拉还会用背部的闪光传递“来自alpha个体的威慑”,就好像大猩猩群体中alpha个体的银色背部、川金丝猴alpha个体嘴角的肉瘤一样,是视觉上的等级标志。所以,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alpha个体并不总需要天天和年轻个体打得死去活来——除非挑战你的是个不信邪的入侵物种。

成年雄性川金丝猴嘴角的肉瘤和明晃晃的那话儿,都是一种视觉上的示威

没错,为了表现哥斯拉的正义性,设定里蛊惑怪兽大闹地球的王者基多拉是个远古外星生物,是“入侵物种”。现实当中,入侵物种也着实可怕:澳大利亚的兔子野狗,蔓延我国南方的福寿螺,在北美大河中一路肆虐的亚洲鲤鱼,吃绝新西兰本土鸟类的帚尾袋貂等等。这些物种往往生存、繁殖能力极强,没有天敌,能适应多种环境和变化,比如军方动用了能耗尽氧气的秘密武器后,发现王者基多拉其实根本不需要氧气……不过,无论是上一部的穆托还是这一部的王者基多拉,最后都还是被哥斯拉给办了。

这就说到了这部电影的最基本设定:哥斯拉是“怪兽之王”,也是大自然的“维稳力量”。面对怪兽肆虐、生灵涂炭的危局,芹泽博士不离口的台词就是,“我们要相信(信仰)哥斯拉,它能够维持平衡!”这一部影片里,王者基多拉是由极端环保势力释放的,意在终止人类社会无休止的资源利用和环境污染,重建“生态平衡”。而发现不小心放出来个“入侵物种”后,人类又寄希望于“原生物种”哥斯拉来解决问题。

当然,在这个虚构的故事里,哥斯拉做到了。实际上从影史奇迹《阿凡达》开始,“坏人作孽破坏环境,好人靠自然力量相助阻止了世界/生态环境毁灭”的思路就层出不穷。但是要我说的话,电影归电影,现实世界中,这样撂挑子拼信仰、“相信自然”的思路很有问题,千万不能信以为真。

因为根本就没有什么特殊的“自然力量”去维持我们人类想要的“平衡”。在数十亿年的演化历史中,无数的物种潮起潮落,在地球上出现又消失,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就有五次之多。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大灭绝中,海洋中超过90%的物种消失殆尽;万年前,一颗陨石和气候的变化让称霸地球的恐龙退出历史舞台。成千上万的生物类群旋生旋灭,看起来像是“平衡”么?

三十亿年前太古代的叠层石,主要是由蓝细菌(蓝藻)沉积矿物质形成。蓝藻产生的氧气氧化了整个地球环境,让生物圈“改朝换代”。图片来源:DidierDescouens,CCBY-SA4.0,WikimediaCommons.

地球只是宇宙空间里的一粒微尘,而生命,也不过是热力学混沌中随机发生的物质组合,是能量在空间中造成的小小扭曲,因为统计学的规律使然,不停演化“推陈出新”,才有了现在生态系统中相互作用的万千物种。在这个充满了偶然的系统中,这些“相互作用”并没有方向性——二十亿年前蓝藻的兴盛,把地球从无氧环境改造成了有氧环境,而适应了前者的其它生物,下场则是在氧化作用下逐渐凋亡。同样地,以我们目前的科技水平,生态崩溃对人类这一个物种的毁灭性打击,一点儿都不难想象——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也不知道我们是在后浪还是前浪上。

所以,在演化尺度上,崩溃和不平衡其实只是日常,可以(近似)看作岿然不动的只有地球本身。每个生活于其中的物种,无论有没有意识,都不过是在遗传物质的驱动下追求着自己的眼前利益——生存、繁衍、传递自己的基因。在这个系统中,并没有一类安排好的、神灵一样的巨大生物,在生态系统濒危之时能主动消灭威胁因素,力挽狂澜。

可是如果不能对自然力量顶礼膜拜、寄予希望,那么,我们人类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这些负面影响,还有解吗?

没有人知道,但是有一点大概是没错的:目前,地球上唯一一个能跳出“生存繁衍”之外、考虑“维持平衡”的物种,其实是我们自己啊。如果哥斯拉是核能的具象化,那么哥斯拉其实代表的就是人类本身的力量。我愿意相信,这个故事是要告诉我们自己闯的祸要自己收拾。

要我说,浮士德与魔鬼做的交易,可能是人类最坏的一面,但也会是人类最好的一面。逆来顺受,在演化大潮中浮沉,任何一个物种都能做到。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我们既有翻天覆地的能力,又有能控制这种能力的理性,还有承受这个重任的勇气。

所以,不能做大自然的任性孩子,因为根本没有父母。拯救世界的巨兽,恐怕只能是我们自己吧。

正是:

电焊竞赛逞威风,王者三头龙竟乃入侵物种终落败

核爆回血显霸气,巨兽哥斯拉实为人类化身望成功

下课!

欢迎点赞、转发和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tmingy.com/qlxyys/144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