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马云新零售的面纱,预言真的不过如
一代豪杰马云从阿里巴巴退役了,开始了新的生活,离开之前还曾留下了“新零售崛起”的预言。这个在商业帝国里留名青史的男人,把脚印烙给了过去,把王冠留在了今朝,但眼界却始终望着将来。“新零售”真的必将崛起!
一代传奇人物马云“新零售”说白了是线上线下相结合,为个人习惯服务的模式,也就是互联网根据客户的兴趣爱好,分析并推荐货品,下订单后到实体店体验取货的一个购物模式。
为什么说“新零售”会取代现有的购物模式?
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经济发展了,人从温饱变得享受了;另一个是因为购物链的必然结果。
一、经济飞速发展,服务影响购物
中国经济的发展真的有点超时代化,只能用“突飞猛进”来形容。尽管多数钱掌握在少数人里,但散户的购买力也是十分惊人,更别说庞大的人群数量,超前的消费意思。人们思考的已经不是怎么解决“下一顿什么时候吃饭”的问题,而是“下一顿吃什么”的问题了。
所以当享受意识的觉醒,随之而来的将会是服务型消费观念。“这家饭馆不好吃,换吧”;“这家店的产品质量太差,还是多花几块钱买那家店的,质量有保证”。因为到最后,人们大多数人的腰包会鼓起来的,或者信用卡会多起来的。所以在不差钱的情况下,多数人会选择更放心的产品或者更好的购物体验。这是目前看来,购物链上的终点站。
马云很早就看到了,所以新零售不是凭空臆测。他只是从结果往前推,从将来回顾现在。所以服务也成了竞争化手段,“海底捞”的成功很好地说明了这点。
马云但现在的网购要如何以服务下手?
根据客户的兴趣爱好,平时大家上网时有没有经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网站老是跳出一些曾经浏览过的购物产品。比如说突然有一天,你想吃泡面。于是上网看了看,奈何囊中羞涩,最后放弃了。之后几天网页会跳出一连串的泡面购物小窗口。互联网的朋友应该知道,这是编程的算法导致的。所以喜欢不良网站的伙伴们,真的要注意了,“天网恢恢”,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二、购物链的必然结果
这个很好理解,购物嘛,就是买家与卖家的货币交易,通俗点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购物链就是买家下单,卖家发货送到买家的整个过程。
其实只要抓住其中一点,就可以乘风启航,举几个例子就懂了。
淘宝天猫的成功,取决于“卖家”。做生意就是把北边的东西卖到南边去,南边的东西卖到北边去,稀缺就是价值。当实体店内的货物种类有限时,网上的多种选择意味着压倒性优势。实体店里没有的,淘宝天猫有,仅此而已。
拼多多的成功,在于“买家”。拼多多的异军突起,有人归结于社交电商,其实再深入一点就是买家。说得直白点,拼多多是靠买家数量撑起来的平台。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成功了。我觉得在这点上很难在赢过拼多多了,除非大家经济都非常好了,而且都认准质量。
然而快递行业的崛起,很显然就是卖家送货到买家的过程。目前有很多大牌,像“顺风”、“申通”、“圆通”……
但在送货渠道上仍有不足,这也是新零售成为预言之子的结果。快递、物流依旧不够快,运送成本依旧过高、运输过程中易损坏等等。因为不够好,所以有可能出现更好的“新零售”模式。京东之快,以致之前非常出名,但还不够快,新零售还需要更快。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三、给大家的建议
有人可能会说,你说得这么好,为什么不自己做?有时候在这种大环境下,看到了但手并不一定够得到。后面大家听听就好。马云大家尚且可能不信,何况我一小辈呢。
马云讲话想在“新零售”崛起的发展潮流中,成就一份事业,首先考虑的是物流、快递等渠道,发现问题,改进加强,“人有我优”。因为你们不可能聚集那么多卖家(或者货物),比不过阿里;也不可能在价格上与拼多多一战(要白送客户吗?那样的话,记得给我留个名额)。所以我预测,物流行业将在后面的十几年里,会有一块蛋糕,毕竟新零售是历史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次,即便如此,蛋糕也不那么容易获得。在发货、运输渠道的物流上,商家不得不与群雄割据的大牌势力一争高下,“士兵们”不得不盯着手机抢订单。而网购的人群数量,在后面的风口上可能会有所减少一段时间(经济、实体店发展等多方面原因)。
所以,新零售尽管是后面的趋势所指,但难度系数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99.99分吧,那0.01的分数把握在你自己手里(分数只是想说明困难比较大,没有谁无聊到去统计这个)。如果要加入“新零售”模式,切记要选对加入的时机,毕竟大多数中国人有个恶习,不愿意思考,都希望贵人指点走捷径,具有神一般存在的“山寨”能力。
看到新零售面纱后的情况,还觉得马云的预言是谎言或是神话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