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造了个线下营业厅,也是B端新窗口

  淘宝天猫商家数量早已超过万,阿里这个时候悄然落子线下商家运营中心,意欲何为?其在产业带打造基地,形成地面+空军部队的立体网,对商家和工厂进行饱和式覆盖。而对于阿里而言,这步“棋”还承载着更为重大的战略意义。No.1阿里造了个商家运营中心为什么要开商家运营中心?“见面就是亲”。这5个字或许道出了原委。我们先来看几个数据:疫情期间,涌入淘宝的线下商家数量同比增长%。相当每天有4万人涌入淘宝创业。来淘宝创业转内销的外贸企业数量增长%。过去1年,淘宝上诞生了15万个年入过百万的新商家。诞生了0多家成交过千万的新淘品牌。天猫消费季淘宝中小商家获得订单数比去年同期多出10亿单。最新《淘宝商家信心报告》显示,96%的受访商家有信心不裁员,还有25%将在今年增加招聘岗位。我们综合观察到,一是疫情影响下,传统中小商家、工厂遭遇难处,新商家的大量涌入,形成“入淘潮”。二是入淘商家业绩需要提升空间。事实上,今年4月阿里已经启动春雷计划,要帮助中小企业转危为机。这样就需要更多的运营和服务能力、及新的模式来匹配。而阿里祭出了一个大招:阿里商家运营中心。于是在今年8月中,阿里巴巴全国首个商家运营中心落子浙江金华。这也是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首个自建自运营的电商产业园。“见面就是亲。阿里在线下建商家运营中心的目的是离客户更近,这样能更懂客户需求,能更快响应客户需求。”今年,运营中心将力争吸引超过家本地企业入驻淘宝系平台,培育商家2万家,其中线上销售千万规模以上商家0家,百万以上商家1万家。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李少华(花名:忽必烈)告诉我们。No.2地面+空军“部队”成型而又该怎么来理解这个商家运营中心?从商家来看,它是一个“营业厅”。从阿里内部看,它是“地面部队”。商家角度来看。这个运营中心相当于淘宝天猫的线下“营业厅”。商家和工厂通过营业厅能更快、更便捷地进入淘宝天猫体系,还能深度连接整个阿里数字经济体。比如客户进入这个“营业厅”,小二会推荐合适的业务给客户,客户也可以选择定制自己需要的业务资源。最大的优势在于,以往小二离开很远,现在是“近身”服务。举个例子来看,航宾家居旗舰店从注册到上线仅用了8天,然而此前没有商家运营中心的情况下,负责人甚至没法找到小二进行对接。而类似这类的商家还有非常多。这其实也是商家与平台之间的对接洼地。商家运营中心能有效填补。而站在阿里角度看。这个商家运营中心,相当于是淘宝天猫的“地面部队”,其与“空中部队”形成合力。对中腰部商家来说,互联网式的触达是常态,但在更细致的运营上,仅凭线上还是不够。李少华表示,这也是商家运营中心诞生的初衷,两种模式未来想做到的是协同与互补。「零售商业评论」认为,阿里商家运营中心更像是打下“铆钉”。如果说以往阿里是以空中网为核心的话,那么商家运营中心就是铆钉将这张空中网扎根在地面,形成地面+空军的部队的协同作战,这样对产业带商家和工厂有更加牢固的抓力。No.3新增长曲线?我们先要回答一个问题:未来电商还会怎么变?在我们理解,未来电商C2B、C2M是一个主流的发展趋势。其实也在倒逼电商对运营模式的转变。以往商家和工厂为主导的销售型电商模式,会变成以消费者为主导的市场型电商模式。规模化生产的产品不一定能吃香,需要更贴近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产品。这同时需要更多样性的商家参与进来。事实上,阿里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布局线下“商家运营中心”,也是比较关键的一步。竞争一直都在。阿里、京东、拼多多都在快速抢占腰部商家的资源。淘宝天猫商家总数已经超过万,而拼多多和以社交电商平台杀入的京东京喜也在持续加码,都对淘宝构成正面挑战。电商平台之间抢夺商家,后面比拼的是效率、服务、运营的综合能力,而阿里商家运营中心打的就是“近身”。把“营业厅”开到了产业带,这也是最直接有效的打法。阿里商家运营中心还有一个重点针对的对象:就是工厂。我们知道,淘宝特价版今年3月正式上线,其模式上采用的是C2M模式,即通过消费者需求反向定制。与工厂合作直面消费者,去除中间各层级的渠道商,工厂成了主角。根据阿里巴巴公布Q1财报,首次披露了淘宝特价版的用户规模,其月活跃用户数(MAU)已接近万,月活增长速度创下了电商史新记录。(我们从MAU对比来看,拼多多跑到这个数字用了21个月)。自淘宝特价版上线以来,已经吸引万商家入驻,涵盖50万外贸商家、超过30万外贸工厂。天猫期间,淘宝特价版上C2M商品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销售额超过万的产业带工厂超过家。漂亮的数据,也代表了一种趋势。此前淘宝首次发布C2M战略,就推出“超级工厂”计划,未来3年为制造业创造亿笔新订单,帮助个工厂过1亿产值,并重点打造10个过百亿的数字化产业带集群。对于淘宝天猫而言,更多腰部商家和工厂的加入,或许能带来新的增长曲线。而对于商家来说,接入阿里的数字化经济,建立数字化与消费者连接,也将成为其业绩增长的新动能。No.4产业带“落子”从“落子”上,阿里瞄准产业带。我们以这次首家金华商家运营中心为例,一方面是金华聚焦了大量工厂,是全国家居百货、美妆和服饰产业带的中心;另一方面,金华制造是浙江制造的“金名片”,而浙江制造又是中国制造的“标杆”。首家商家运营中心其位于金华和义乌交汇区域,辐射金华、义乌、兰溪等重点产业带,覆盖义乌商贸城、东阳红木家具城、永康五金大市场等。李少华表示,未来三年阿里要在金华实现的三个目标。一是在金华核心产业带建10个产地直播基地;二是帮助个金华工厂升级为线上年产值过亿的“超级工厂”;三是帮助金华打造百亿级产业带,实现销售破1亿单。当然,阿里首个运营中心的打磨成功,我们相信很快将复制到全国其他产业带集群的。比如广州的美妆产业带集群、福建的鞋服产业带集群、中山的小家电产业带集群等。在李少华看来,未来30-50个这样的商家运营中心,就可以覆盖中国90%以上的核心产业带。用2-3年的时间,可以通过本地化的商家运营中心,面对面地去服务50万到80万的腰部商家。No.5长远看,阿里下的这步“棋”事实上,阿里商家运营中心的这步棋看的比较远。其一、阿里商家运营中心将是B端的新窗口,对阿里内部B系业务进行串联。比如、ICBU、C2M、速卖通、阿里巴巴国际站、蚂蚁金服的金融业务以及菜鸟的物流服务等。这样对于对商家和工厂来说,通过这个中心已经可以一键式触达阿里数字经济体所有业务。最近商务部发布的《产业带数字化转型报告》显示,新批发模式已覆盖全国七成制造业产业带,是产业带工厂数字化转型的主通路。其中,超过万中小企业,通过新批发背后的数字供应链,在复工复产后迅速跟需求端完成精准匹配。其二、它不仅仅是单一运营中心,而是后续阿里会基于商家运营中心打造线下“基地”。基地将包括商家运营中心、农产品上行中心、物流中心、直播中心、培训中心等,成为商家、工厂一键式接入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的窗口,并提供数字化转型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我们仅从淘宝直播生态来看,最新财报显示来自直播的GMV持续同比增长超过%,其中商家直播贡献了大约60%的淘宝直播GMV(剔除未支付订单)。可以看出,直播电商已经是商家工厂运营的砝码之一。其三、以运营中心为核心,形成向下的“结网”能力。阿里可以通过商家运营中心为中心点,并向下沉市场延伸覆盖,可攻可守。阿里商家运营中心的成立,其2B业务上下求索的长远布局已经显现,而对于商家和工厂而言,如何能实现更高效、更高盈利才是他们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tmingy.com/qlxycs/168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