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评估报告发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杨召奎10月29日,《零售业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评估》报告发布,报告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合国家信息中心共同完成。“十三五”时期,我国零售业稳步增长,年均名义增速3.4%,年零售业增加值超4万亿元人民币,约占GDP的4.07%,在44个行业中位列第八。零售业广泛吸纳社会就业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年零售业吸纳全职就业万人,在国民经济44行业中是除了农业和批发业之外吸纳就业第三多的行业。年受疫情冲击,全行业吸纳全职就业下降至万人。年零售业拉动劳动者报酬.0亿元。在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的背景下,行业人均劳动者报酬由年元上升至年元,在44个行业中位居第39位。根据报告测算,零售业发展受宏观环境及其他行业发展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较高,行业自我拉动能力较弱。零售业对经济的完全拉动约为GDP的2.0%,零售业增加值的三分之二和就业的60.1%均由其他行业拉动得到。零售业对租赁和商务服务以及房地产等服务业的拉动效应最强,受食品和烟草以及交通运输设备业的影响最大。零售业,尤其是实体零售业正面临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经营成本持续攀升,根据商务部重点流通企业调查数据显示,67.1%的企业表示经营成本偏高主要是来自于人力成本、租金成本和融资成本的挑战。一些零售企业基础配套及商业设施老化陈旧,客流采集、数据分析、营销引流等前沿技术更迭快速,企业转型升级所需进行的硬件改造与技术应用带来新的成本上升。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零售业是国民经济正常循环的支撑要素,是与消费端紧密相连的经济业态,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加快推动零售业高质量发展,亟需多方施策共同促进:推动零售业数字化转型创新;加快零售业上下游全链条标准化系统建设;建立健全微利惠民的公益性超市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中小微实体零售店稳定物价和保障民生的基本作用;同时,加强零售业人才培养,完善从业人员保障体系等,全面提升零售从业人员技能素质及收入水平。促进零售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必将有利于充分发挥零售业在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和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责任编辑:郝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tmingy.com/qlxyhl/1700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