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临床十讲厥阴病热证

  中医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750275.html

厥阴病热证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此处的下利,最关键的是有里急后重,因为这个病症是湿热下注大肠而引起,“有一分里急就有一份热,有一分下重就有一份湿”,所以本证的病机中特别强调了湿热。白头翁汤是非常好的治疗热利的方。我们常把这条方与桃花汤对比,桃花汤治疗下利便脓血,病机属虚寒;而白头翁汤治疗下利便脓血,病机属湿热,所以其下利便脓血的表现是赤多白少,说明血分的热比较多。病人一定有典型的里急后重,腹痛腹泻,腹痛拒按,舌红苔黄,甚至还会伴有全身的热象。白头翁汤在临床上不仅可以用于治疗热利,凡属于厥阴肝,肝脏或肝经有湿热都可以使用,只要抓住肝的湿热就可以,或者是涉及血分的,便脓血或者其他地方出血,从头到脚都可以用。常见的比如说目赤肿痛、颈部淋巴结结核、急性乳腺炎、肋软骨炎、带状疱疹、病毒性肝炎、泌尿系统感染、急性盆腔炎、急性前列腺炎,这些部位都与肝经有关,进行一些适当的加减就可以扩展这个方的运用,取得很好的疗效。拓展阅读:《伤寒论研读与经义发微》热证下利〔原文〕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本条论厥阴热利的证治。热利指热性痢疾而言。由于肝热内盛,津液受伤,故见发热口渴,肝热下迫大肠,灼伤肠络,导致下利赤白,秽浊之物欲下不畅,故肛门灼热坠重。里急后重是气机壅滞不畅所致,治疗用白头翁汤清热燥湿,凉血解毒。何谓“热利下重”?“热利下重”四字,言简意赅。“热”,指出了下利的性质;“利”,说明了病证;下重,描述了证候。“热利”是指热性下利而言。“下重”即里急后重,表现为腹痛急迫欲下,而肛门重坠难出。此由肝热下迫大肠,湿热内蕴,气滞壅塞,秽浊郁滞,欲下不得所致。由于湿热之邪郁遏不解,损伤肠道络脉,化腐成脓,故便中常夹有红白黏液或脓血。这种热利多属痢疾,包括现代医学的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等。因属肝经湿热下迫大肠所致,故常伴有身热、口渴、舌红苔黄腻等热象。厥阴肝热,下迫肠间。身热下利,渴欲饮水,大便坠胀急迫,或有腹痛,甚至便血,小便短赤,脉滑数或弦滑。《伤寒论》热利三方证如何鉴别?《伤寒论》热利三方证指白头翁汤证、黄芩汤证、葛根芩连汤证,均属热利,均有发热,口渴,下利臭秽,灼肛,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症候。白头翁汤证因厥阴肝热下迫大肠所致,故其下利便脓血,腹痛,里急后重明显,治疗用清热燥湿,凉肝解毒法;黄芩汤证由少阳胆热下迫大肠所致,故可见少腹绞痛,下利口苦咽干,目眩等,治疗用清热止利法;葛根芩连汤证由太阳表热下迫大肠所致,兼有太阳发热恶寒,汗出而喘症状,治疗采用清热止利,兼以解表之法。治法:凉肝熄风,清热解毒。方药:白头翁汤。白头翁汤乃由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四药组成,在《伤寒论》中主治热利下重、便脓血、渴欲饮水之证。白头翁汤证所体现的病机重点是肝经湿热下迫大肠,热毒壅郁于血分,所以,治疗重点在于清热除湿、凉血解毒。1.依据厥阴肝热,下迫肠间的病机,治疗热利。患者腹痛下重,口渴,腹痛以下腹部为主,典型病例左下腹部可有压痛,可有肛门灼热,大便兼挟脓血。.厥阴肝经湿热证。凡是厥阴肝经湿热毒邪循经上犯,表现为肝经湿热证候皆可用之。如目赤肿痛、多梦失眠、疮疡等。3.湿热蕴结于下焦,热毒郁于血分的带下、汗证。程郊倩:下重者,厥阴经邪热下入于大肠之间。肝性急速,邪热甚则气滞壅塞,其恶浊之物急欲出而不得,故下重也。《伤寒论后条辨·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I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自《伤寒论临床十讲》

作者:李赛美。编辑/刘继芳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喜欢李赛美老师的书欢迎购买正版图书。

I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tmingy.com/qlxycs/136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